第六十章、相国之女-《斩莲》


    第(2/3)页

    郑衙内颇为兴奋地说:“这次赏月会的档次听说很高哦,不是朝廷里的命官子弟,还没资格去!不过秦大侠你要是将你的名头报上去,估计他们都抢着要你来了!夏道长修为高深,靖恭太子一定巴不得你这样的人来!至于你这小子,就当是本官的随从一起去吧!”

    李贺闻言,干瞪着眼,却无法反驳。毕竟自己这么一介草民,还能怎么混进这种名士大官的聚会里?

    郑衙内三人看着李贺的模样,都忍着笑意不言。

    郑衙内觉着四人就这么站在衙门外议事,很不妥当。刚想将几人请进屋子,秦瞎子摆摆手,示意自己要走了,问了最后一个问题,“衙内,这赏月会,具体在西市哪里举行?咱现在就想去看看布置得怎么样了。”

    “呃...不好描述,要不我带你们一道去吧?”郑衙内显得格外的热情,似乎他对这件事也非常感兴趣。

    夏繁星等人见他这副热情地模样,也没有特别的惊奇。夏繁星只是问了句,“那衙门这里的公务,衙内...”

    “没事没事,就说有公务要出去办,请个小假嘛!”郑衙内笑着,就要往外面走去。

    ......

    长安城下午的西市,呈现出来与东市完全不同的景象。

    东市内是百货百店交杂,形形**的人都有,鱼龙混杂。而西市作为大唐最有牌面的国际贸易中心,素来有“金市”之美誉。其内管理以及景象都不同于东市。其盛景以李太白诗句概括,那便是

    ——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整个大唐长安的繁华,西市必然占其一份。

    撇去这些,单看郑衙内所说的赏月会会址,其规模和占地,令初次见到的夏繁星和李贺目瞪口呆。

    这赏月会计划在西市内一条运河经过的岸边举行。此地已经建起了可以容纳百来人的楼宇,尚月楼。听郑衙内说,前几年的规模没有这么大,今年由于杨晴小姐要求,杨相私资翻修尚月楼,这楼现在可以容纳足足三百人。

    下午这时候过来,好多个工人和几个衣着华丽的男子正在尚月楼大门口,布置着前门。

    尚月楼大门上题一匾,行楷三字,恢弘大气,不知是哪位大家手笔。正在忙活的人们看见夏繁星四人,只投去匆匆一瞥就回到了自己的工作上。毕竟这些天来,京城内关于这赏月会的的宣传可谓是做得非常充分了。不时会有人来西市这里一睹前瞻。让那几个世家子弟奇怪的是,那三个衣着简朴的人,难道也是慕名来参加赏月会的?

    郑衙内走上前,摆出热情的样子,和那几个正监管着工人们忙活的富贵子弟们搭着话。他们几个听了郑衙内的身份后,表现得不冷也不热。毕竟他也只是一个七品宣义郎的儿子,没什么值得巴结的。

    一阵尴尬的亲近后,郑衙内回到三人中,像他们解说了一番这赏月会的流程和来宾。

    皇家主要有靖恭太子李琬出席。但据说皇太子也会赏脸来喝上一杯。大臣子弟来得最多,上至左右丞相,下至七品芝麻官,都收到了杨相的邀请。城中名流,形形**,还包括几个秦瞎子熟悉的游侠,都会来一睹风采,共度中秋佳节。

    尚月楼整整三楼,在赏月会开始时都作宴饮使用。皇家以及高官子弟会在顶楼举行宴会。底层还专门为西市很多的外族宾客准备了酒桌。待到月出,诗词评会开始。顶楼的贵族仍然在上面宴饮。其余的人聚至尚月楼二楼,露天亭台,倚河赏月,由翰林大儒,甚至说是请到了诗仙李太白,和左拾遗杜子美前来主持诗会。这二人经年未见,又在诗坛颇具盛名。夏繁星几人听了,都感到了无比的期待。

    时间晚些,各位宾客齐聚底楼,观赏运河水景。杨晴小姐请来了艺者于运河之上表演。据说靖恭太子会带来几位道家术士,表演方术。太子殿下带来宫中舞女,于楼内起舞表演。据说杨晴小姐也将献艺。

    说到这,郑衙内脸上的表情变得相当激动。夏繁星忍不住打断他:“衙内啊,这杨晴小姐有这么好?瞧你那样子…”

    “那可不!贵妃娘娘可是杨晴小姐的姑姑,她舞艺便是向贵妃娘娘学来的。岂不闻贵妃娘娘当年凭着一曲霓裳舞,便与陛下结下了一世良缘?杨小姐的舞姿,绝对的一流!”郑衙内越说越兴奋,夏繁星他们都感到一阵无奈。

    然后更晚的时候,大批宾客都走之后,皇室以及高官的子弟们都会再进行一轮宴饮。

    “他们这些大佬之间增进一下感情。”郑衙内对此评价道。

    “道长,你可要想个法子,在靖恭太子前面表现一番啊!他说不定就把你留到最后一场宴饮上了。”

    夏繁星三人听了后,点点头,都低下头沉思着对策,随意踱步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