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大葬(一)-《斩莲》
第(2/3)页
之前从人群中匆匆穿过的杨家大公子杨暄,他和杨晴一样,脸色都不太好,似乎他与生前的刘鲤也是关系很不错。衙门的大门开了,四个衙役推出了一具碧玉棺,其上印刻莲花,做工极其精美。刘鲤生前是修士,死后也想讨个九莲仙台的好彩头,能够被选中飞升仙界。衙役们将碧玉棺轻轻放在衙门口,随后退下了。
种海道人走到了人群中间,轻轻呼唤一声,带着强大的音术,周围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杨晴松开李琬的手,走到棺材前面,跪在了地上。李琬站在她身后,闭上双眼。
这时,衙门屋顶上出现了一个高大的身影,手持招魂幡,换上了白衣。面朝人群,盘腿坐下。这正是杨家大公子杨暄。身边还有两个穿着白色道袍的修士,估计是杨府里带来的,坐在他身后,一人手拿一个招魂幡,闭着眼,口中念念有词。
“他们,这是在干嘛呀?”挤在人群中的姬烟柳,轻轻扯了扯夏繁星的衣袖。毕竟他们宗门界里的丧葬礼仪与俗世丧葬完全不同,而且要简单得多。尽管事先问了很多,夏繁星对整个流程还是一知半解的。
“这是招魂,屋顶上那几个等会儿要试着把刘先生的魂给喊回来。他们手上拿着的,叫招魂幡。”
“这...这有用吗?人家明明死了。死了的人,师尊都说没办法救回来的。”
夏繁星凑到她耳边,笑着说道,“他们是凡人嘛,吃饱了撑的。无非图个心头慰藉罢了。”
这时,杨暄忽然从屋顶上站起来,口中大声呼唤着下面人听不懂的一些话,挥舞着手中的招魂幡。夏繁星只能听出一个词是用长安话说的——刘先生。
下面的人脸上都露出了疑惑。金期法像是知道夏繁星他们不明白,转头解释道,“刘先生死在流球国,要先用流球的语言将他的魂魄从阴间召回阳间。再用我们的语言让他回到故乡。”
果然,说完这一番话后,杨暄又继续喊魂了,身后两个道士也跟着一起,只不过这次用的是通用的长安话。与此同时,人群之前的种海道人也用洪亮的声音,说起了刘鲤生前在杨相府下,不为人知的功绩。底下乡民,很多人这才记起当年的记忆。
想起十几年前,确实有个叫刘鲤的,他还是二十岁出头的青年时,才名传遍乡里,当时就是进士的料子。此时再听到他在卫国公手下,帮助大唐默默建立了这么多的功劳,自豪感都是油然而生。
众道帮的领袖们,更是无法想象。刘鲤在澧阳并无修炼经历,而他们听种海的讲述,入朝后的刘鲤,最后的修为已经趋近结丹。要知道,种海道长也不过是结丹初期偏高的水平啊!这刘鲤先生十几年来不为人知的修炼,如今就是放到织云观里也是数一数二的存在!
“刘先生!刘先生!故里已至,归哉!归哉!”
“刘先生!...故里已至......”
夏繁星看着屋顶上声嘶力竭,深深为之动情的杨暄。没想到素有奸相之名的杨国忠的大儿子,居然是这样的性情中人。“难道,真的这么巧合,这真的只是一场普通的葬礼?”
“故里已至!...啊,回来吧!”杨暄跪倒在屋顶上,吸了一下鼻子,继续喊着刘鲤的亡魂。
“两年前,杨相大人奉陛下圣旨,前往吐蕃,即南诏国的宗主。去商议大唐云贵之地边境的南诏国战事。当时战事激烈,王师行军川蜀,以南攻南诏...”
“之前早有战使前往吐蕃下南诏战书,而被施以汤镬酷刑。由于工作保密的原因,本不该插手此事的刘鲤先生,为了大唐利益,主动请缨前往吐蕃王宫陈述利弊。以大**力,加上两国素来友好的历史等等细细分说,将南诏国的战争利害与吐蕃国王阐述。这才使两国边境战争以兵不血刃的方式解决。”
“虽然兵不血刃,但完全保住了大唐在周围诸国之中的地位。订下的盟约中,吐蕃恢复战前对大唐的进贡,诛灭南诏王室,由吐蕃扶持新君上位。杨相因此事获得了朝野一致盛赞,而刘鲤先生,我们澧郡出来的大才,也是居功至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