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山国外传:第七章、会试结束;大师谒语-《斩莲》
第(2/3)页
场内所有人听了森道大师直白的话后都显得异常激动。三届,一共六年了,这位最著名的道长没有在会试上提出过自己的谒语来考验黑水城贤才,没有用他的方式来为黑水城的未来占卜。台下一众考生们纷纷抽了一张宣纸。若是森道大师吟谒,既是最有意义的一个考题,同时也是最令人无从下手的题目。毕竟此界中人对道门之事了解甚少,更不用说能对出道门谒语了。
虽然有些纨绔子弟已经怏怏地放下了手中的毛笔,但大部分人还是摩拳擦掌,等着大师出题。荷哲一家,甚至几十位也曾多次出席大会试的大学士们,都是没想到森道大师会在这一届吟谒,也都是提起了笔,做好了准备,听听这神奇的道门谒语会是如何。当然,除了正握着刚摸过没几天毛笔的小怜,正局促地看着台前的大师。
“...本谒上句曰‘降国思君后’,请诸君与我对出下句。”
这个道门谒语竟出奇简单,不少才思敏捷的考生们当即想到“降国”的“降”字的同字仄声“降”可
与“临”相对,而“临”字正是道门九字真言首言。而接下来几字真言如“兵”“斗”皆与“国”“思”二字可算得上相对。并且道门谒语更重意味,对仗的要求没有一般的对联以及律诗那么高。不少考生便直接取四个道门真言“临兵斗者”再添“后”字反义“前”,便成一谒——“降国思君后,临兵斗者前”。
算上台上对道家真言有些了解的学士们,能够对出这一谒的人数竟属实不少。森道大师见了仆役送上来的一叠宣纸,神识快速扫过,露出满意的神色,但也不觉惊讶。毕竟这一谒比较简单,哪怕单单知道对联对仗,再加上一点对九字真言的了解,其实不必了解谒语中的意思都能对出。
所以虽说这一谒易对,但其中蕴含的高深道理,不久之后人们便发现它所蕴含的惊人预言性。森道环顾四周,好像除了同样对出的荷哲和几个大学士外,台下似乎没有一个人脸上露出听懂了的表情。而仅仅是为自己对出这一谒而兴奋。
“黑水城人杰地灵,各位对出的答案正是贫道心中的答案。只是此谒虽简,其中意蕴仍然深刻,愿为诸君共勉。贫道此处还有一谒,诸君请听好。”
“此谒上句曰——空梦来日方须忆。此谒乃贫道一日梦中偶得,贫道思索几月仍不能得出最好的答案。今日若有有缘人,便是诸位宾客亦可,请为贫道解惑!”
刚听到这个上半谒时,所有人都露出了思索的神色。但此谒很显然与前一谒不同,若单单按照对联规律来对,并不能得到第一谒四个九字真言这样明显的结论,反而得到的仅仅是普通的对联对仗罢了。所以此谒是必须通过理解来进行解答的。但上半谒如此抽象,意蕴难以琢磨,会场中一下子陷入了沉静。看热闹的群众们此刻也向考生们要了纸,希望自己能对出大师都感到难以解释的谒语,从而得到大师的目光。
紧接着有仆役把一个个答案送上来了。森道细细打量的同时脸上神色却并未舒展开。很显然这些答案与他心中的目标相差甚远。台上原本捏着毛笔的学士们却有大半放下了手中的笔,他们很有自知之明地认识到以自己对道家学派的理解是完全不足以对出此谒的。考生们初生牛犊不怕虎无妨,他们却不可不自量力啊。
城**上,荷哲也是放下了手中的笔,静静看着台下一众握笔苦思的考生。有的感到毫无头绪,随缘写了两笔就交给了侍候在旁的仆役;有的苦思冥想,坚决不愿草率答题。森道大师看完手中的答案后,也是抬起头注视着台下仍在思考的考生,心中其实已经不报什么想法。在他心里也自嘲了一下,如此艰深连自己都无法真正对出的谒语,这些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怎么会知道呢!
不过这时森道与荷哲的目光同时汇聚到了荷哲身边小怜的身上。荷哲有些惊讶地看着她,小怜正笨拙地握着毛笔,歪歪扭扭地写下了两个字,又拄着头思考一会儿,随即写下第三个字。
“怪了,这孩子。之前几个对联她一点儿思绪都没有,一点儿不感兴趣的样子。就和那些农家少女一样,没有头绪才是正常的啊。怎么到了森道的这个谒语,还是最艰深的一个,她反而有了思路?”
荷哲纳闷了,森道同样看得疑惑。而小怜的表情却好像真是在认真思考着,而不是瞎写一通。森道大师心头也升起了浓浓的好奇。施了个小法术,将小怜对自己的感应屏蔽掉,走到她的身边,看见她已经写出来的六个字,神色立刻变得极其有趣。
“醉醒隔舟火观...”森道大师念叨着这六个字,神情像是在回忆什么往事一样。很快他就展颜大笑,像是想明白了这谒语的意思一般。笑声令台下的宾客们都十分奇怪,很多都停止了思考,看台上的热闹去了。“渔...没错,就是这个字!”森道看小怜笨拙地“画”了这么一个“渔”字,心中十分满意。“空梦来日方须忆,醉醒隔舟火观渔”,森道了解不少的道家秘辛,这个谒语对他来说已经很有启发性了。不过这孩子的表现实在太超出他的意料了,一个十五岁的农家少女怎么可能知道那些道家秘辛?更不可能对出来这样的谒语。不过森道倒是一点儿都不担心,谒语不同于对联,其实讲究的就是一个“缘”字。若真是有缘之人,哪怕是个还在母亲怀中吃奶的孩子,都一定可以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出这下半谒的意思。若是无缘之人,绞尽了脑汁,也不一定能让他感到满意。
就像这个谒语,对仗是完全不工整的,若按对联的标准来说就是瞎对。但小怜的下半谒完全解开了森道的疑惑,并且在他看来是这么多答案中最符合他心意的。森道轻轻拍了拍还低着头的小怜的肩膀,小怜看到大师突然站到了自己的身后,忙想起身行礼,却被森道拦住。他伸出手凭空提起小怜的宣纸,神识一动,将自己的上半谒用潇洒的行楷写到了小怜歪歪扭扭的下半谒上方。
“哈哈,诸君可以停笔了。城主千金的笔墨,已得老夫心意也!”
“空梦来日方须忆,醉醒隔舟火观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