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先生,许先生,一定是您救了我儿,先生大恩大德,周黔无以为报。” 许知行扶着他走到正厅,坐了下来,安抚道: “周兄,凡事自有因果。令郎遭此一难,未必就是坏事。” 周黔听不懂许知行这话是什么意思,只知道不断道谢。 周黔媳妇也得知了儿子恢复的消息,围着围裙从后厨跑了出来,又是纳头就拜。 这是这些百姓最淳朴的表达方式。 这种大恩情,他们想不到还能怎么表达感谢。 唯有以大礼叩拜。 许知行无奈,只好受了他们一礼,也算是宽慰他们的内心。 “好了,接下来我会多待一段时间,等令郎彻底恢复后再离开。” 周黔自然是巴不得,许知行是有大本事的人,能留在他家里那是看得起他们家。 周及第还小,对于他遭难的事周黔等人并没有告诉他,只是说请了个顶好的教书先生来教他读书。 只不过许知行的规矩有些奇怪,白日里让周黔只管休息,顶多温习一下以前所学。 到了晚上才会给周黔上课。 不仅如此,每次上课还要让周家人准备一只烧鸡。 到了晚上,周及第因为白天睡得够多了,所以倒也算精神。 周及第的书房里,许知行端坐在书桌前,周及第就坐在一旁,显得有些紧张。 许知行笑了笑,问道: “可曾读过哪些书?” 周及第连忙回道: “回先生,蒙学识字,经义初解这些我都学过,只是...只是不太精通。” 许知行点了点头,笑道: “没关系,识字就好,来,这是《三字经》,接下来几天你就跟我学这个。 另外,还有些呼吸吐纳的方法,配合读书时一起练习。” 说罢,许知行便开始传授他一些粗浅的浩然真气凝练之法。 这功法只是最基础的版本,最大的作用就是帮助周及第安神定志。 若读书求义有了一定的成就,或许也能练出些许浩然真气。 说不定将来也能以此入品,成为真正的儒道修行者。 周及第学的很认真,一丝不苟。 这孩子资质不算出众,但胜在乖巧。 这段时间受了这么多苦,如今倒像是有些些许心境蜕变一般。 许知行颇为欣慰。 做老师的,最喜欢看到的不是学生聪明,天资够高。 而是学生的学习态度端正,求知求真的心坚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