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既然是圣旨,陈明业自然不敢违逆。 只好叹了口气,传令下去,召集诸多将领,商议战事。 三天后,大军开拔。 共分三路从云州出兵,挺进北燕国境线二十里之内。 早有探子来报,北燕大军早在一个多月前便已经默契的等在国境线上。 就这样,双方毫无征兆的开启了一场边境之战。 对外的理由,自然是北燕国残杀大周使团,有辱大周国威,所以大周出兵,为冤死的使团众人讨回公道。 但实际上究竟是为了什么。 恐怕也就只有两国的国主才能知道。 这一战,三片战场,大周以毫无悬念的方式大获全胜。 若是常规大战,此时大周甚至能长驱直入,一路摧城拔寨,让北燕处于危亡之中。 但三路大军挺进二十里后,便戛然而止。 一众将领就像是趴在婆娘身上才刚开始,就被硬生生叫停了一般,别提有多难受。 陈明业其实差不多,但天子有令他不敢不从。 也并非是真的怕违抗圣旨,毕竟有句话叫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但陈明业总觉得天子对于这一场大战有着不为人知的谋划。 所以他才不敢轻举妄动。 与此同时,北燕国内因为这一场战事,开始有些人心惶惶的紧迫感。 他们都知道,大周是一个怎样的存在。 虽然战国乱世已经过去了将近二十年。 可大周的兵锋之盛,依旧让整个天下记忆犹新。 或许是在这样的压迫之下,北燕竟然爆发出了难以想象的力量。 不管是朝廷还是民间,一位位有志之士站了出来。 北燕朝廷以及世家门阀的青年一代,纷纷投入战场,以自身所学,抵御外敌。 民间百姓但凡有青壮之家,也都积极参军,共赴国难。 国民凝聚力,空前强大。 就在这个时间节点,北燕民间忽然冒出了三家堪比圣地的武道宗门。 广开山门,招收弟子,传播武道。 北燕武道江湖,本来是一片凋零的死水。 但有了这些圣地级别的武道宗门开宗立派,这一瘫死水似乎终于有了新鲜的水源注入。 或许用不了多久就能焕发出强大的生机。 对于这三个圣地宗门的出现,北燕朝廷的态度也很有意思。 朝廷并没有明确支持,但也没有像大周那样对江湖宗门进行打压和高强度的管束。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