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北宫东侧的步广里,一座座占地极广的府宅星罗棋布的如同恭维北宫的棋子一般错落有致的排列。 在一间高门大宅的府前,一辆华贵的马车安静的等待着。 车夫站在马前,一手挽着缰绳,一手拿着马鞭,身上是一件粗布灰衣,头顶带着一块土黄色的方巾。 两扇朱漆的府门门廊上悬挂着一块硕大的匾额。 字体飞扬跋扈,只看其字,就带着一股文人傲骨。 崔府两个大字落于匾额之上。 不多时,身着黑色官袍,衣冠整齐的崔烈便从府宅当中走出,然后登上了马车。 ............ 南宫东侧耗门内。 司空府,司徒府,太尉府三公府自北朝南排列。 此时,杨赐的太尉府门前,已经来了数辆马车。 崔烈的马车来到的时候,其余马车上的人都已经纷纷走下马车。 而太尉杨赐之子杨彪,此时也早已经站在府门前等候。 下车之后的崔烈和众多一同走入杨赐司徒府的光禄大夫马日磾,太史令张驯,五官中郎将堂溪典,谏议大夫韩说等一众清流纷纷打过招呼。 杨彪站在府门前,将众人一一引入府中,然后下令侍从将府门关闭。 不多时,太尉府正厅当中,众人相继落座。 精神貌似有些萎靡不振,身上穿着一件宽大朝服的司空杨赐在两名侍从的搀扶之下,缓缓的走到了正厅。 “太尉。” “太尉大人。” 众人见杨赐之后纷纷起身。 走向自己座位的杨赐立马压了压手:“坐坐坐,都坐,都坐。” “老夫最近身体有些抱恙,未能及时接见众位,实在是有心无力,还望众位不要见怪。” 杨赐一边落座,一边冲着崔烈,马日磾一众人拱手致歉。 “不敢,不敢。”崔烈立马还礼说道:“几近冬日,太尉大人当以保重身体才是,吾等清流之人,还要多多仰仗太尉大人。” 崔烈这话一出,顿时引得屋内的众多清流名士纷纷附和点头。 如果说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乃是当今天下第一士族。 那超过袁氏,四世四公的弘农杨氏则是如今天下清流之首。 但即便弘农杨氏四世四公,依旧比不过当今天下的袁氏。 只因弘农杨氏是清流一党。 杨赐的祖父杨震当初名震朝堂内外,多次和宦官一党争斗,而且胜多败少。 最后甚至为了和皇帝争辩而服毒自尽。 那时杨氏的名声在大汉一时无两。 直言进谏而死,此为忠义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