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随着蹇硕离开,大殿当中顿时只剩下了坐在龙椅上的刘宏一人。 伸手摩擦着龙椅上的扶手,刘宏的表情耐人寻味。 ........... 南宫以外。 刚刚被免职的杨赐还有袁隗两人走在一起。 免职对于他们来说在正常不过了。 三公的职位,平均半年或者是几个月的时间就要更替一次。 皇帝用这种手段敛财当然已经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了。 而且像是袁氏以及杨氏,他们手中的权柄从来都不是朝廷上的官职。 而是强大而深远的政治背景影响。 “杨公啊......”袁隗一边走一边失笑的说道:“看来这一弈胜了的似乎是陛下啊。” 手里拄着灰色的拐杖,杨赐走起路来很慢。 看着就好像是风烛残年的老人一样。 如果要是在换上一身普通的装扮走在路上,就和一个普通的老头没有任何区别。 但就是这样一个老头,却是大汉王朝的清流之首。 “看来我们都小瞧了咱们这位陛下啊。”袁隗请捋了捋下颚的胡须。 杨赐一边缓缓挪动脚步,一边说道:“陛下以弱冠之年登基继位,起于微末却执掌国器,又岂能是常人所比拟。” 袁隗闻言微微点头。 刘宏在继位之前,不过是解渎亭侯。 父亲解渎亭侯刘苌早逝,刘宏在几岁就继承了解渎亭侯的爵位。 类似于刘宏这样的汉室宗亲大汉不知有多少。 之所以刘宏能被选中继承皇位,并不是要因为刘宏的血脉有多亲近恒帝。 相反,刘宏之所以能登基成为皇帝,则是因为刘宏远无亲,近无臣,妥妥的孤家寡人,势单力薄。 当初太后窦妙临朝摄政,窦氏权柄熏天,把刘宏从冀州接来,就是因为刘宏没有背景,这样有利于掌控。 窦太后的想法是没错。 做法也没错。 当时刘宏不过弱冠之年,也的确是让窦太后在一段时间之内掌握了国之重器。 但好景不长,窦太后因为设立女尚书,培植宦官亲信,欲要行吕后之权被士族所反对。 因此引发了政变。 刘宏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悄然的崛起。 就在陈蕃和窦太后争斗取得上风,并且将窦太后软禁在长乐宫,然后准备上书刘宏要求斩杀祸乱宫中的宦官之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