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是夜。 刘备所率领的大军在天黑之前赶到了距离南武阳还有三十里之外的区域,沿着从南武阳西侧奔流而下的武水河岸边驻扎。 万余大军在武水河岸旁三个巨大的营盘。 此地乃是从临沂通往南武阳唯一的道路。 西南方向有尼山阻隔,还有武水间隔,而东北方向则是绵延不断的蒙山。 而此时从青州而来的百万黄巾就藏在蒙山当中,意图绕过武水,然后一路掠劫。 夜色下的大营内。 刘备端坐在中军大帐。 曹操相邀会面的地点是南武阳。 此时夜色已深不能再赶路,只有等到明日清晨再去。 此时坐在中军大帐内的除了刘备之外,还有两名身着儒生长袍的男人。 一名年约二十多岁,而另外一人看着更为年长,有将近四十左右。 一身灰色儒袍的简雍坐在刘备的右手边,而衣着黑色儒袍头戴进贤冠的诸葛珪则是坐在刘备的左手旁。 诸葛珪出身琅琊诸葛氏,其祖诸葛丰曾在元帝时期担任光禄大夫,司隶校尉,深受元帝推崇。 而诸葛氏世居琅琊国,声望极高。 之前诸葛珪在泰山任郡丞,但因为黄巾之乱之时回家避祸。 而刘备在担任琅琊国相之后,便亲自登门拜访,然后征辟了诸葛珪为别驾。 白天的时候两人负责在大军之后管理辎重。 在扎下大营之后,刘备便将曹操邀请去南武阳一会的事情告知了两人。 “子贡先生,曹操相邀我,八成是关于青州黄巾一事,子贡先生觉得我应当如何相对?”刘备的目光看向诸葛珪。 身着黑袍的诸葛珪跪坐在案几后,轻捋着下颚的胡须。 沉思了一下之后说道:“想必兖州刺史曹操定然是想让大人退兵。” “大人来的目的是剿贼,收取流民,而兖州刺史曹操的目的和大人自然相同。” “但大人从年初便已经开始准备,所行消耗了这么多的时间还有粮草,自然也不能轻易放弃。” “不如就此和曹操商议,青州黄巾流民百万,单凭琅琊国也安置不下,不如各取一部分。” “如此一来,还能避免引起冲突。” 刘备听闻之后缓缓点头。 “子贡先生说的有道理,备受教了。” “明日备便将此提议和曹操商议,若他真的肯,那就按照子贡先生的提议,我们各取所需。”刘备开口说道。 诸葛珪冲着刘备拱手施礼。 又寒暄了几句之后,诸葛珪便回营了。 然而简雍却没有走。 “宪和有话要说?”刘备将目光投向了简雍。 闻言的简雍点了点头。 “就是不知当讲不当讲。” 刘备忽然笑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