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咳咳......” “咳咳......” 安邑县东,一座占地面积极广的府宅门前,一名身着白色长袍,手里还捏着一块绢帛的青年从两扇朱漆开启的筑起大门内走出。 在青年头顶的门廊上,悬挂着一块硕大的匾额。 上书‘卫府’两个大字。 “公子。” 站在大门左侧的管家立马朝着青年躬身行礼说道:“公子的马车已经准备好了。” 青年听闻之后,走向停在府门前的马车。 河东卫氏,经学世家,乃是安邑有名的清流士族。 来到马车旁边的卫循再次轻咳了两声,用手中的绢帛掩住了口鼻。 “公子......” 一旁的侍从想要开口询问,但是却被卫循抬手打断了:“不碍事,走吧。” 在侍从的搀扶之下,卫循登上了马车,然后一路朝着安邑县的主街而去。 安邑乃是河东郡的郡治所在。 而且因为盛产食盐而闻名。 此处距离整个司隶校尉部,乃至于整个洛阳以西区域出产食盐最多的盐池极近。 而盐池出产的盐质量又最为上乘。 即便是洛阳食用的盐,也是来自于此处。 也正是因为如此,安邑才变得繁荣。 盐商,贩运私盐的世家大族在安邑比比皆是。 不过自从年初开始。 盐池就被霸占了。 当然,也不能说是霸占。 因为是朝廷下令的。 朝廷下令允许段羽在盐池开采食盐。 而当今天下谁人不知,那昂贵的雪盐就是出自段羽之手。 段羽用从盐池开采的食盐,然后加工成为雪盐,在销售到各个州郡赚取暴利。 头两年的时候,董卓担任河东郡太守的时候,这件事情就已经开始了。 毫无疑问,董卓和段羽的这种行为,损害了当地大族的利益。 整个河东郡的士族还有豪强,不管是清流也好,还是士族也罢,又或者是豪强,多多少少都在这盐池获利。 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特别是像是卫氏这种清流,在朝中担任官职的几乎没有多少人,钱粮的来路也要少于那些士族和豪强。 士族担任官职,可以收敛钱粮。 而豪强霸占田地。 卫氏身为清流,自然不屑,也不会做那种有损名声的事情。 所以盐池出产的盐,占了卫氏很大一部分的收入。 也正因如此,当初董卓在私采盐的时候,触动了河东郡士族,豪强的利益。 当然不光包括河东郡,还有紧邻河东郡的弘农郡。 而卫氏作为安邑县顶流的清流,在众多不满的声音出来之后,卫氏自然要牵头此事。 所以也就有了为难董卓一事。 原本河东郡的士族还有卫氏以为董卓会服软。 可没想到,董卓完全没有将河东郡的士族当回事儿。 并且用强硬的手段,派兵直接驻扎在盐池。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