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监察御史、司隶、州牧,岁举茂才各一人。” “孝廉”为郡举,“茂才”是州举,所以数目是后者少、前者多,建武十二年总计岁举“茂才”才约有20人。 一州之地才能出一个茂才。 像是当年刘备在徐州的时候任徐州牧的时候,就曾经用‘茂才’这个名额来讨好过袁绍。 而袁绍也欣然接受了,这就说明“茂才”在东汉是何等的地位。 这种制度有利,但是经过士族几百年的运作,完全已经成为了相互利益交换的一种筹码。 成为了士族把控的利益团体。 除了察举以外,通过征辟还有军功累积升迁的官员,往往都难以融入权利的核心。 而当掌权者意识到这一切之后,却已经为时已晚。 皇帝想要制衡士族,可命令传递却出不了洛阳。 士族把持权力核心,像是弘农杨氏,累世三公,汝南袁氏这些等等。 像是靠着军功升迁道三公的凉州三明,或许也是一种皇权对于士族的制衡。 只不过后来都失败了而已。 段熲,张奂等人看清楚了权力运作的机制,也知道如果想要融入其中,让家族长盛不衰,就要按照这种游戏机制来,最终才脱离了皇权的掌控,也成为了权力争斗的牺牲品。 在万般无奈之下,皇帝才用了用宦官制衡的这种手段。 党锢,宦官集团。 当然这样也激化了皇权和士族之间的矛盾。 促使了东汉的衰亡。 能看透这一切的人不少。 但能解决的人和能看透那从来都不是一回事儿。 曹操想要解决。 但无奈,曹操不管是起家也好,还是后来已经成势也罢,身上还有背后有士族的影子太多。 所以曹操失败了。 曹丕为什么能登基称帝,是因为曹丕上位之后,曹氏和士族之间达成了另外一个交易。 就是用陈群的九品中正制来调和关系。 但段羽不想用这种手段。 段羽要的,就是彻彻底底的来解决这个问题。 荀彧还有陈群两人瞪大着一双眼睛看着段羽,眼神当中满是惶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