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曹真给曹爽取的名和表字,也是希望曹爽能有“德行”。 不曾想。 曹爽竟然口无遮拦的私下议论曹丕赐死甄宓的事。 这是能随便议论的? 自古以来,就没几个皇帝能忍受被议论。 甚至于还出现了避讳制度,书写和言语中都得避开皇帝的名字以显皇帝的尊贵,如果触犯了就得受到惩罚。 即便如刘秀,也直接让秀才变成了茂才,更是令整个东汉的人取名都要避讳“秀”这样的常见名,令古人今人后人都极为难受。 纵观两汉,也就汉宣帝能做到真正的体谅百姓,为了避免百姓因为避讳而获罪,更是下诏改名刘询,理由是:古代天子的名字,人民很难知道,所以很容易避开。 而在刘询的另一份诏书上也言明:国家司法,关系万民生命,要让获得释放的不抱怨,判处死刑的不愤恨,才叫真正有素质的法官;若是断章取义,曲解法令,不论是轻叛还是重叛都不公平。上位者无法明断,天下人就不会信服。 曹丕,同样不是个能忍受被议论的,也无法和汉宣帝相提并论! 对于这一点,久随曹丕的曹真是很明白的! 甄宓为什么会被赐死? 直接原因就是:曹丕宠溺郭照等人后,甄宓私下有怨言惹得曹丕不快,曹丕一怒之下就下诏赐死甄宓。 现在。 自家儿子,竟然私下议论皇帝? 下意识的。 曹真生出了“子不类父”的感触,狠狠的瞪了曹爽一眼,呵斥道: “昭伯,甄皇后之事不可再提!你姑母之事,我会请陛下酌情处理的,再敢胡言,家法处置!” 本还想再提的曹爽,被曹真一瞪,到喉咙边的话又咽了回去,改口道:“孩儿知晓了。” 只是在内心,曹爽却是暗暗发誓:今后若是掌权,必助平原王泄心头之恨。 见曹爽嘴服心不服的模样,曹真更感头疼,准备给曹爽兄弟开一堂“人臣本分”的授课。 就在此时。 亲将费曜急急来报:“禀将军,有紧急军报,是郭刺史之弟郭配,派人昼夜加急送来的。” 曹真面色一变。 郭淮的为人秉性,曹真是很了解的。 能让郭淮胞弟郭配昼夜加急的送军报,必不会是小事! 曹真有种莫名的烦躁。 本是给长子行冠礼的好日子,结果先有曹爽口无遮拦的私议曹丕赐死甄宓一事,后有郭淮派郭配加急送来军报。 大好日子,竟全遇到烦心事! 一把抢过非要手中的战报,曹真快速的扫了一眼,当看到“刘备令太子刘禅、丞相诸葛亮奇袭天水,冀县已失,陇右危急”时,曹真只感觉怒火自心底瞬间爆燃。 “刘禅小儿,竟也敢犯我大魏疆土!” 若来的是刘封,曹真反而不会这般恼怒。 刘封善战,曹真早已领教。 若来的是刘封,曹真只会想如何跟刘封斗智斗勇,然后将刘封击败! 可来的却是刘禅! 这让曹真感受到了羞辱。 曹真心底的想法就是:一个尚未及冠且未曾统过兵的伪汉太子,有什么资格来当我对手?为了混军功,混到我头上来了? 一旁的曹爽不理解曹真的内心真实想法,只看到曹真怒态,又自觉表现的时候来了,兴奋请命:“孩儿如今已及冠,请阿父分孩儿一军,孩儿愿亲往,生擒刘禅小儿!” 正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 此刻的曹爽就是如此! 别说是刘禅了,就算是刘封来了曹爽都敢请命! 曹真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没有理会曹爽的请命,而是快速的平复内心的怒火,冷静且细致的将郭淮的战报看完。 郭淮在战报中除了陈述军情和对应外,还提到了马超也随军的可能。 只不过。 至今为止,尚无任何马超出现在陇右或雍凉其他地方的消息。 郭淮对此也只是猜测。 看完战报后。 曹真陷入了沉思。 救陇右,肯定是要救的。 可派谁去救,就是个问题了。 正常而言,救陇右最适合的是左将军张郃。 这也是关中地区最善战的老将了! 然而。 张郃如今驻守武关,不能轻动。 尤其是张飞替换王平出现在武关后,张郃更不能轻动了。 为什么张飞会出现在武关? 曹真刚开始时猜测:极有可能是刘备想对宛城用兵,将刘封及刘封麾下悍将调去谋划宛城了,故而将张飞放在南乡震慑张郃。 当得知刘禅和诸葛亮奇袭了天水后,曹真发现自己的猜测方向似乎错了。 刘备让张飞出现在武关,并非是担心刘封夺取宛城时张郃突袭南乡,而是让张飞牵制张郃,不让张郃离开武关! 这是为了策应奇袭天水的刘禅和诸葛亮,而非策应想要夺取宛城的刘封! 仔细权衡后,曹真又重新拟了一份军报交给曹爽,让曹爽亲自送军报入洛阳。 随后。 曹真又调冠军将军杨秋、亲将费曜等引一万步骑先行。 倒不是曹真不想调更多的兵马,而是眼下正是年关,不仅有将士回家探亲,关中兵马也不是全都部署在长安城。 譬如武关的张郃处,就部署了五千步骑,其余各处的关卡险要重镇都部署了兵马。 想要在短时间内征调大军去陇右,是办不到的。 这也是诸葛亮要趁着冬季用兵的原因之一,打的就是一个出其不意。 虽然比起史载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这次诸葛亮的兵力相对很少,而曹魏在关中的兵力部署也不会如史载一般可以轻易调集几万大军前往陇右。 毕竟。 刘备的战略重心这两年在荆州。 曹丕为了防范刘备走宛洛北上,在荆州方向部署了大量的兵力,分到关中的兵力自然就更少了。 时间和空间不同,即便是同样的北伐战术,遇到的困难也不会一样。 224年开年的第一场惊喜。 狠狠的砸在了曹魏君臣身上。 原本在许县静养的曹丕,不得不带着满宠、赵俨、司马懿、刘晔、蒋济等亲近文武,昼夜兼程的策马返回洛阳主持大局。 在洛阳载歌载舞的公卿大臣们,也只能放弃新年的松懈和安乐,披着朝服重新上班。 尚书令陈群、司徒华歆、司空王朗、太尉钟繇、卫尉董昭等人全都不得安宁。 整个洛阳城的公卿大臣们,都是骂声一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