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故而平日里也不会再分军务给钟繇,避免钟繇劳累过度。 常规的军务,曹叡也不需要请教钟繇。 而如今。 夏侯楙疏忽大意又不战而逃导致武关失守,汉军一路高歌猛进,即将抵达峣关,已经超出曹叡的应急处理能力范围了。 不多时。 卫士抬着一个虽有腿疾但精神矍铄的老头入内,正是太尉钟繇。 要说这钟繇也够厉害的,除了腿疾不方便走路外,其余方面就没弱过。 如今是224年,按史载:钟繇在明年还能再让小妾张昌蒲生个儿子钟会。 七十多岁的老头还能生育,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太尉。” 曹叡恭敬的近前问礼,随后将武关丢失的军情及相关诸事据实相告。 末了。 曹叡面有惭色,道:“是孤调度失措,方有此祸,如今虽有薛悌和王生两位将军在峣关聚拢残兵,但士气受挫难以久守。还请太尉教孤良策。” 听着曹叡的述说,钟繇的眉头也逐渐紧蹙。 由于钟繇忙于关中的政务,又肩负粮草筹集和役夫调度的重责,几乎没怎么过问曹叡在人事上的安排。 也没想到曹叡会在人事安排上出这么大的纰漏。 示意卫士去外面执勤不许任何人入内后,钟繇这才徐徐开口:“太子是想守住关中,还是守住太子之位?” 曹叡一愣:“太尉此话何意?守住关中孤才能守住太子之位,若守不住关中孤这太子也就当不成了。” 曹爽也是疑惑的看向钟繇,不明白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 钟繇目光灼灼:“太子若想守住关中,我并无把握;可太子若只想守住太子之位,我却有万全之策。” 曹叡倒吸了一口凉气,目光流转,不知道在思索什么。 见曹叡沉默,钟繇又道:“想必太子也清楚,若非刘备忽然进犯,陛下是不会在这个时候册封太子的。 即便如此,陛下也没有在洛阳准备册封太子的一应礼仪,反而称要战后再补。 太子若是守住了关中,自然一切顺利;可如今的关中局势,胜负已经难以度料。 太子需做最坏打算。” 曹爽不服道:“太尉未免太长刘封志气了,武关虽丢,但峣关尚在。只要守住峣关,再等征西将军和左将军击败陇右的刘禅返回长安,那刘封自会粮尽退兵。” 钟繇轻叹:“话虽如此,但征西将军和左将军想要击败陇右的刘禅,又谈何容易? 杨秋也是雍凉宿将了,以一万兵马竟也不能速破街亭,足见此次跟着刘禅去陇右的都是刘备麾下的善战之将。 征西将军在第一次增援陇右时调度失措,失了先机;想再进兵陇右,就只能在陇山一带与刘禅对峙。 只要刘禅在略阳屯上重兵,北防街亭,南防上邽,即便左将军前往也难以通过。” 听钟繇称曹真调度失措,曹爽更不服气:“征西将军是走安定一面平叛一面进兵的,完全可以过广魏接连凉州众将攻打刘禅后方的南安,两相夹攻,定可击破刘禅。” 钟繇再次摇头:“凉州刺史孟建,乃是诸葛亮旧友;马超在凉州羌胡各族中又颇有声望。 若我料得不差,孟建为保凉州必会与诸葛亮言和,约定互不相攻;诸葛亮想笼络凉州人心,必也会答应。 可若凉州众将要攻打刘禅后方,诸葛亮也不会再顾念跟孟建的旧日情谊,必会遣马超引羌胡在凉州生乱。 届时凉州自顾不暇,又如何能两相夹攻?” 曹爽顿时无言。 曹叡此刻已经领悟了钟繇的用意。 对曹丕而言:守住关中最重要。 对曹叡而言:守住太子之位比守住关中更重要。 换而言之:关中可以守住也可以守不住,曹叡必须是太子! “还请太尉赐教!”曹叡躬身一礼,目光变得坚毅冷冽。 钟繇微微捻髯,暗暗点头,道:“关中能守住自然最好,可若守不住也只是一时之败。 昔日先帝在时也非是百战百胜;而太子在关中的所作所为,才是守住太子之位的关键。 我送太子四个字:先发制人!。” 曹叡不解:“恕孤愚钝,太尉之意,孤不太能明白,还请太尉明言。” 钟繇语气一凛:“其一,即刻派人送信入洛阳呈与尚书令陈群,示之朝廷诸公。责夏侯楙临阵脱逃之罪,并向洛阳朝中诸公誓言‘太子欲与长安城共存亡’! 其二,再送一信给郭皇后,言称‘生不能侍母报恩,唯憾矣。’ 其三,关中能守则守,若不能守,则由征西将军之子将太子打晕,送往潼关;太子再留守潼关,以示羞回洛阳之意。” 不得不说。 钟繇能活到七十多少的高龄,这考虑问题的角度就是不一样。 旁人都是考虑怎么守住关中,钟繇就考虑一件事:怎么保住曹叡的太子位。 既要责夏侯楙临阵脱逃之罪,又要在朝廷诸公面前表现出与长安同生死的,可将对曹叡的不利影响降到最小。 随后再向郭皇后表达不能再尽孝的遗憾,郭皇后是没有子嗣的,曹叡如今养在郭皇后名下就等于是郭皇后之子,这感情牌一打,郭皇后能忍得住? 在朝廷诸公面前表现勇烈,在郭皇后面前表现孝心。 然后再被曹爽敲晕带走去潼关,又留在潼关以示羞回洛阳之意,既全了曹爽的忠名,又不会让曹叡真的跟长安同存亡。 即便关中丢了,曹叡也尽力了,曹丕难道还能苛责? 甚至于:最后还得让曹丕下诏“请”曹叡回洛阳。 这便是钟繇这个老狐狸给曹叡的守住太子之位的计策。 曹叡心思急转。 钟繇的意图,曹叡也能领悟。 毕竟是自小跟着曹操见了大场面的,曹叡也不是政治白痴。 若当不了太子,那么关中的胜败跟曹叡又有什么关系? 若刘封没有觉醒记忆,行事其实也差不多。 既然当不了汉中王世子,荆州丢不丢跟他刘封又有什么关系? 权力之下,少有人能保持初心而没有私心。 凭什么就得将权力让给别人? 也就刘封觉醒了记忆,开启了“前知五百年,后知两千年”的模式,才会甘心将太子位置拱手让给刘禅甘愿当一个辅国大臣。 假如刘封的后世记忆中刘禅是个跟曹丕一样忌惮宗室的,那么刘封必然也会跳反。 钟繇是个老狐狸,想法与众不同。 曹叡也是个小狐狸,没有太多的热血上头。 或许以前有。 可自曹丕赐死甄宓后,曹叡再有热血也得自行剿灭。 不论曹操教诲还是曹丕灭妻,都在告诉曹叡一个道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良久。 曹叡抬眼问道:“太尉如此为孤设想,孤心甚感激。只是这关中,莫非真的守不住了吗?” 问这话倒不是曹叡还存有念想,而是想权衡利弊。 钟繇徐徐分析:“如今局势,能不能守住关中,不取决于太子,而取决于左将军和征西将军能否安然回军。 刘封既破武关,必取峣关,以薛悌和王生二将之能,挡不住刘封。 长安城池坚固,急切难破,刘封为阻左将军和征西将军回军,必会在长安城外设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