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但是现在他在部队上,这样的想法不能太直白的表露出来,否则胡政委第一个就找自己谈话了。 一首《东方红》唱完,气氛也更加的热烈了。 “接下来,请欣赏军区小学带给我们的精彩节目。” 苏樱站起来走到台上,两个小战士搬着一个看起来十分笨重的东西放在台上,但是很可惜,这东西上盖着一张大大的红绒布,不知道下面到底是什么宝贝。 苏樱走上去将对着大家鞠了一躬,然后将红布掀开。 竟然是钢琴。 苏樱坐下,指尖在黑白键间跳跃。 一段低沉悲怆的音乐如同溪水一般潺潺流出。 “1940年,抗战进入到了最艰苦的时候。 解放区的游击队遭遇了鬼子最残酷的扫荡。” 旁白低沉的念道。 “嫂子真厉害啊”。 小陶低声道,“弹得真好。” 谢旌:嘴角有点难压。 “这算什么,你嫂子的本事还多着呢!别惊讶!” 小陶:我现在算是看出来了,自从结婚后,营长真的染上了好多的陋习,比如现在他竟然喜欢炫耀了! “这天,游击队的张全奎队长来到村子里。” 伴随着旁白,一个穿着军装的孩子带着人走上了台。 还有几个扮演村民的孩子从另一边上来了。 “张队长你们来了!悄悄,这是我们今年收的粮食呢。”村民热情的说道:“一会儿你们回去时带一点吧。” 张队长一脸正气的说道:“不行,我们有政策,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 这边刚说了两句话,就看到一个战士跑来:“不好了,队长,乡亲们,鬼子来了!” “什么?!” 张队长拿出自己的枪,对老乡说道:“你先带着乡亲们藏起来。” 接着就是一阵兵荒马乱,苏樱手下的钢琴声也变得激昂紧张起来。 “鬼子”很快出现。 刚开始苏樱排练的时候,当然没有人愿意扮演鬼子,还是苏樱让大家抽签,才决定由哪些人来扮演鬼子的。 “有八路!给我打!” 扮演鬼子的学生做出一副猥琐的样子,走路还罗圈腿。 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 扮演这个鬼子头的孩子的家长认出了自己家小孩,哭笑不得道:“这孩子咋演的这么像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