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一章 夭折-《在北宋的幸福生活》
第(3/3)页
因为是在书房巾商议。两人不说,自然没人知道青苗法还未实施便注定要天折,官府不公布,普通百姓自不会知道,然而,事关自身利益,风声还是通过各种渠道传到了一些地主豪伸耳中,顿时得到他们的热烈反响。
断人财路,简直十恶不赦,浑然不知自己已经成为某些人的眼中钉肉中刺,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早上,楚质带着一帮皂吏差役,摆开排场。浩浩荡荡的下乡巡视去了。
按照太守的指示,劝课农桑。总不能只待在县衙写几道公文告示,最起码也要深入基层指手画脚几下,挥挥锄头,做个样子,出郊赏农嘛。权当踏青好了,当然,只是想想而已,楚质却没有这个胆子在范仲淹眼皮底下偷懒耍猾。
“主簿,说起来本官也有数月未曾下乡体察民情了吧。”
既然是体察民情,自然是逢村必入,山村道路崎岖不平,坐轿自然不合适,走路也太过缓慢,而且劳累,最佳选择自然是骑马坐驴。
虽说大宋缺马,但是缺少的是精良战骑。弩马却还是有的,作为一方知县,坐着一骑不算高大,贵在温驯的弩马,行走于田间梗道上,再望着刘仁之身下皮毛乌黑发亮,精神抖擞的精壮毛驴,再对比底下骨瘦如柴的弩马,楚质如何也高兴不起来。
“大人也是无奈,实在是抽不出空来,但是心系百姓之念,我等却是心知肚明,由衷敬佩的刘仁之轻轻微笑,熟络的奉承起来。
“话虽如此,但看其情形,做的还是不够啊。”望着一块块还未翻土的田地,楚质不由皱起眉来,这个时候了。按理来说,就算未正式春耕播种,百姓也该把田地犁翻几次,以便撒种插秧,而如今却不见行动,前景令人堪忧啊。
刘仁之心有戚戚焉,赞同说道:“那大人此行算是来对了(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柑章节更多,支持作
最新全本:、、、、、、、、、、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