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六章 宿怨-《在北宋的幸福生活》
第(2/3)页
“那好吧微微点头,楚质轻声问道:“这次出门,急着回去吗?”
“不急,只要在日落之前”沈瑶微声回道,俏面如霞,眸光似水。
又是几日过去,从沈家传来消息。沈瑶与沈辽已经起程,楚质茫然若失,但是很快,就投入如火如荼的工作之中去,早出晚归,深入乡镇山村,劝课农桑,特别是向贫困农户宣扬青苗法的益处。
得到官衙的支助,钱粮不缺,农户自然鼓足了力气,耕翻犁田,撒稻播种,引流灌溉,半个月下来。效果显著,行走于郊川,汉眼望去。绿油油的苗芽成片块列,微风轻拂,股勃好岁肌扑面而来,令人心中舒畅。
今日,才从乡间归来,楚质却接到州衙传讯,有几分莫明其妙听令前去,到了才知道原来是顾可知的召见。走入厅房,发现张元善也在
中。
挥手让楚质坐下,顾可知神情显的有些凝重:“朝廷公文已经下来了,调派江宁知府张方平前来任知杭州事,我听到消息,早在几天之前,张知州已经从江宁出发。这两日就应该到达杭州城。”
“既然如此,送往迎来,本是官场规矩,有什么章程,顾大人吩咐便是,我与楚知县定然听从。”张元善说道。
楚质点头同意,心中寻思,沈透是江宁通判,不知与张方平关系怎样,要写信去问声才行,毕竟日后要在人家手下听差,不仅要了解上司的脾性,再多一层关系的话,日子应该好过些。
“我不是担心这个。”顾可知忧虑重重,叹气道:“只是觉得,张知州到任之后,怕会罢了青苗法。”
“什么?”楚质、张元善面面相觑,惊声急问:“这是为何?”
虽说,新官上任,总有改变上任官员政令的习惯,但这青苗法是范仲淹推行的,新任知州再怎么也要给他几分面子,而且这还是济民良法,深得民心,无缘无故的罢免,说不定会惹得民怨沸腾,得不偿失的事情,应该没人会做吧。
“话虽如此,但你们不知道。”沉吟了下,顾可知轻声道:“其他人或许不会轻动,但张知州与范公”有宿怨,青苗法不是范公所立也就罢了,说不定能得以保存,可是”唉,时也,命也。”
之所以借助范仲淹的名义,就是因为他的影响力极广,就算已经离任。但是民众却很是信服,为推行青苗法令提供方便,可是听顾可知这样说,反倒成为法令失败的根源。但范仲淹与张方平到底有什么宿怨,居然会让顾可知认定张方平一定会反对范仲淹的法令。
望着百思不解的两人,顾可知考虑片亥,轻声说道:“张知州是吕相门生。”
吕相是谁?见到张元善似乎已经恍然大悟,楚质还在那里猜测,半响,吕夷简三字浮现脑中。
昌夷简是谁?楚质再怎么不了解时政,也绝对听说过这位牛人名声。不提人家显赫家势,祖父吕龟图、伯父吕蒙正两位大臣名相。
第(2/3)页